国内新闻
我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中国生态食材与餐饮评定专家孙建出席2019第五届华人影响力盛典
时间:2019-08-09
  |  
阅读:
  |  
作者:
小编

2019年8月4日,为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华人华侨联合会、中国东盟县镇互助协作体、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组委会发起主办的2019第五届全球华人影响力盛典建国70周年全球影响力论坛(北京)峰会于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大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华人华侨联合会、中科院云计算创新中心等联合主办,得到了海外30余家社团和侨领的大力支持,联合国亚非商务委员会主席郑海精博士(韩),原澳大利亚驻华大使悉尼·帕门,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会长、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团体标准专家孙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华人精英代表亦到场参会。

大会期间,为搭建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国际推广平台。把中国美食地标品牌走出去,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团体标准专家、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孙建会长与英国剑桥咨询中心欧洲区代表达成了“中国美食地标品牌”海外发展走出去合作协议。双方通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食文化国际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优质道地原生态产品形象的中国生态美食地标品牌。

有华人生存的地方,就有中餐的存在,海外中餐业已有数千年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船舶东航日本,丝绸之路西通西域,中餐开始传播到海外。历唐宋元明清几代,侨居海外的华人达百万人之多,中餐业也随之而成长起来。迄今为止,海外华侨华人约有6000多万,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餐作为华人华侨在当地的立身之本,自然也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在世界各国生根发芽、兴盛起来。目前海外中餐馆超过60万家,主要分布在五大洲,其中以欧美和东南亚相对集中。分析这些海外中餐馆的起源,以华人到海外后出于谋生需要开立中餐馆居多,也有极少数是国内餐饮企业到海外开设的分店或加盟店。历时几代人的发展,海外中餐业从业人员已陆续建立餐饮协会。近年来,海外中餐业从小规模、碎片化、实体经营向多样化、专业化、网络化经营发展;从中餐向跨界发展;从传播单纯饮食文化向传播中国文化发展。近年来,随着海外中餐业从业人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烹饪技艺的不断提高,走高端路线的中餐业正在逐步恢复正宗中餐的魅力。国内大型餐饮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正宗中餐在海外的传播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有一定规模的海外中餐馆已意识到品牌和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宣扬企业的价值理念,宣扬企业的产品文化,提升中餐馆品牌质量。

中餐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海外中餐传递的文化元素主要二类。一是烹饪文化。从中国运去的食材产自何地,如何培育种植,如何贮藏,如何将色香味形意等五大要素在菜品中有机体现,菜品食法及上菜序次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二是历史文化。菜品命名的由来,菜品诞生的历史典故,客人落座的位次安排,中餐礼仪等等,这些无不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加工食品、丰富多彩的筵宴和千变万化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而且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饮食文化也在不断中国的饮食生活中,世界著名餐饮品牌米其林已经进入中国上海、北京等城市。要让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美食地标能够积极促进中国美食国际化、加强美食国际交流。

“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美食看地标”。为中国美食地标品牌保护作为切入点,提升中国美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5月19日,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办了“中国美食地标保护暨全国餐饮地名库建设”工作会议,此前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道地产品与美食地标保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以“生态餐饮、生态美食”为基础,为道地产品美食地标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生产、服务体系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完整、配套的服务体系。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为了利用美食拉动中国的旅游和地方经济,引领全国餐饮业挖掘、保护、弘扬美食地标技艺、习俗,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能够进一步扩大,实现中国饮食地标菜品世界共享。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 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在第五届华人影响力盛典大会达成走出去协议
下一篇 : “中医农业”+“标准化”助力食物营养与健康产业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