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博士,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朱立志博士,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与团体标准专家孙建教授等“中医农业”研发团队,就《“中医农业原理技术方法集成模式”改良“盐碱化土壤”》课题进行专题讨论,并达成共识。

大家认为: 1、通过“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植入东部盐碱化地区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形成“中医农业”原理与技术方法集成思路及模式在东部“盐碱化”地区推广模式。2、以目前“中医原理技术方法农业应用(中医农业)”在各地农产品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中医农业”原理与技术方法集成思路及模式在山东东营市海滩“中医农业”改良“盐碱化”土壤试验区的效果良好,以此实验效果为依据,对“中医农业”投入品在动、植物新陈代谢,营养平衡中的作用为切入点,研究“中医农业”作用原(机)理。 3、将与多家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国际机构、 大专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内容包括: 用中医农业技术方法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包括中药材等)的作用机理和植(动)物的病理,生理反应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在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等多层次角度及“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等现象来研究药用植物在“中医农业”中的应用。4、将开展合作研究,用“人工智能配伍筛选平台技术”,为尽快研发大批最佳配方的“中医农业”投入品(作为肥料、饲料、农药、兽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并重点研究“中医农业”原理与技术方法集成模式在“生产功能性农产品”、“减少化学投入品过度使用对农业的困扰”、“恢复并提高中草药的药性”等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意义的项目研究和开发。5、将开展合作研究,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方法为项目区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中医农业”原理与技术方法集成思路及模式+“农业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方法在东部“盐碱化”地区推广,将促进盐碱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
上一篇 : 重庆筹建“中医农业石漠化研究院”,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下一篇 : 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在第五届华人影响力盛典大会达成走出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