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我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安徽太和粮绿农民联合社生态食材大豆参展中国长春农博会
时间:2019-08-24
  |  
阅读:
  |  
作者:
小编

8月23日,国家农业农村部部长、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韩长赋与国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吉林省领导陪同下视察了本届长春农博会展区,并对展区的参展特色产品给予高度评价。据悉,本届长春农博会是由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组委会主任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现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安徽太和粮绿农民联合社生产的非转基因生态原产地、生态食材大豆系列产品参展中国长春国际农博会。在16号本届长春博览会开幕式后,18号在长春举办了中国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生态食材·美食地标发展论坛。安徽太和县粮绿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副理事长高广富出席了中国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生态食材·美食地标发展论坛。该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主管;由中国地名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中心、中国生态食材产业联盟主办;吉林省现代农业企业协会、吉林省旅游协会、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全国生态食材吉林省申报中心承办。大会以“生态美食、健康中餐、美食地标、世界品牌”为主题,宣传、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品牌形象的生态食材、生态餐饮、美食地标。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太和县粮绿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种粮大户、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领办,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扑在农田地里,不断摸索适应当地优质高产栽培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通过自身努力,带来的是小麦、玉米和大豆不断刷新安徽省单产纪录。2018年,联合社的“淙祥”牌非转基因大豆和太和贡椿被评定为生态原产地和生态食材品牌。如今,徐淙祥的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了生态食材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而且徐淙祥同志被推荐为中国生态原产地产业联盟副会长。

论坛上,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以《“中医农业”助力(吉林)乡村振兴》主题报告中讲到,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于中医药农药均为自然产物,在环境中会自然代谢,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不会发生农药富集,对环境、人畜、天敌安全;中医药农药由于自身来源于生物体,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生长调节剂,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增加病虫害预防作用。并利用中医农业的技术与方法为吉林的产业振兴、农业发展把脉会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医农业诊疗方案;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以《中国健康农业与青少年儿童食育发展》为主题发言,他讲到,关注健康,一定要关注农业,农产品不健康,大健康得不到保障,就没有根基。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健康发展,农业健康除了种植业还包含养殖业,农业从种植业到养殖业都健康人体就健康。大健康要从儿童抓起,就是要切实做好工作,把食育文化应该发扬光大。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 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

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污染的用品,少购买使用过度包装产品;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项目主任赵荣水以《中国美食地标品牌促进生态康养发展》为主题,对美食地标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他介绍地标是地名标志,也是原产地标记,是标杆、是高度、也是方向和指引。美食地标产品是指在一定原产地区域内,在国家地名规范制度和国家地名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利用道地食材、独特技艺,具有耕育道德、健康营养、风土民情等特点,传承创新出当地代表性美食,并把美食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物产、深厚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情怀的美食文化标记和标志,同时具有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会得到社会和消费者较高的认知度和品牌形成。据悉,5月19日,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办了“暨全国餐饮地名库建设”工作会议,此前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道地产品与美食地标保护工作”的通知》,大会要求各地以“生态餐饮、生态美食”为基础,积极申报“中国美食地标”保护品牌。开展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会长、全国生态食材评定及团体标准专家孙建在《中国生态食材品牌助推生态餐饮发展》演讲中倡导推动“中国美食地标”走出去、实现海内外健康中餐联动。他介绍,为贯彻十九大“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精神,加快发展生态食材和生态餐馆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2018年9月发布了《关于开展“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工作”的通知》,利用中国生态原产地产业联盟的专家资源来开展评定活动。成立了中国生态食材产业联盟。生态食材的评定主要依据由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章力建研究员、中国地名学会文旅委员会教授级高工孙建等起草发布的《生态农产品(生态食材)团体标准》。为落实2019年2月国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文件精神,由孙建等专家编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食品安全》图书,4月份已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将生态食材、生态餐馆,中医农业、耕育农法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抓手,为地方领导干部打造从生态农田到生态餐桌的全透明式供应链提供决策依据。

“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美食看地标”。论坛上专家希望河南太康鑫韵生态食材面粉通过 “中国美食地标品牌”海外发展工程走出去。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及 “中国美食、中国味道、中国地标、中国品牌”优势,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食材和美食文化国际交流情况。


上一篇 : “中医农业”助力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 中医农业团体标准发布及评定产品亮相2019长春农博会